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综述

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骨转移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李怡君;徐德安;王晓东;韦兴;

在我国,乙型肝炎(乙肝)是原发性肝癌的首要病因,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77.0%属于乙肝相关性肝癌。近些年,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和多样化,肝癌患者的生存率逐步提高,肝外骨转移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原发性肝癌一旦发生骨转移,则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生存期明显缩短。本文就与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骨转移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与原发性肝癌代谢相关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γ-谷氨酰转肽酶和血清碱性磷酸酶,以及与骨骼重建活动和骨代谢状态相关的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探讨这些血清标志物在乙肝相关肝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干预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5 年 04 期 v.38 ;
[下载次数: 7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基于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的百日咳研究领域50年回顾与展望

李丽;艾红军;马瑜;裴婷婷;付强强;

目的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的方法对百日咳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可视化分析,总结本领域研究方向、梳理知识结构,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集、Scopus中检索百日咳研究领域的文献,检索限定文献发表时间为197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 1.6.18及R语言Bibliometrix包对发表文献的作者、机构、国家、高影响力期刊和高被引文献以及关键词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百日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及趋势。结果 共检索得到文献89 543篇,经过合并去重及筛选纳入文献26 651篇,从研究趋势上看百日咳领域文献发表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者是Wang Y,发文量为156篇;15 029个机构参与发表论文,发表10篇以上论文的机构1 320个,总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葛兰素史克公司583篇,加州大学系统发文量排第2为527篇,但其总被引次数最高为13 955次,综合影响力最高;总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19 699篇)、日本(4 485篇)、法国(4 039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Vaccine为2 146篇,其影响力也最高;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百日咳研究领域的文献2个主要方向前期为百日咳的毒性与致病机制基础研究,之后为疫苗相关研究。结论 百日咳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主要研究方向前期主要集中在百日咳的毒性及致病机制为主的基础研究,之后研究重心逐渐转移到百日咳疫苗相关研究。鉴于百日咳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继续存在,百日咳的发病高峰年龄已从婴儿期转移到未提供加强疫苗接种的青少年及成人,漏检和假阳性、关键细菌位点的突变以及青少年和成年人作为传染源的重要性尚未得到重视,因此百日咳未来主要研究方向应侧重在完善疾病监测系统、关注细菌变异用于耐药、加快疫苗升级和研发,优化儿童、成人及孕妇的免疫接种策略。

2025 年 04 期 v.38 ; 上海市长宁区科委医疗卫生科研专项(CNKW2024Y41);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学科传染病学(GWVI-11.1-01)
[下载次数: 7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宝鸡市儿童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接种情况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何微;张进保;王锐泽;张义;李广智;华蕾;

目的 分析宝鸡市2017—2023年间0~5岁儿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灭活疫苗接种情况,探究年龄、时期、队列对接种率的影响,为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宝鸡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宝鸡市2017—2023年0~5岁儿童EV71疫苗接种个案信息,描述总体接种情况及接种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变化趋势,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进行分析,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用于评价EV71疫苗接种率的趋势变化,队列效应以2018年为参照。结果 2017—2023年,宝鸡市0~5岁儿童中共有11.25万名儿童接种了EV71疫苗第1剂次,接种率为27.97%,其中9.90万名儿童完成了全程免疫,全程接种率为24.60%。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显示,2017—2023年宝鸡市0~5岁EV71疫苗接种率随年份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 1剂次=13.30%,95%CI:8.56%~18.25%;AAPC 2剂次=18.92%,95%CI:13.53%~24.51%),不同年龄组AAPC与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1剂次:P<0.05;2剂次:P<0.05),随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AAPC呈下降态势。校正时期、出生队列效应后,年龄别接种率以0岁组(1剂次:1.14%,2剂次:0.47%)最低,1岁组最高(1剂次:11.99%,2剂次:11.90%),1岁以后接种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校正年龄、出生队列效应后,时期接种率呈先升后降态势,2020年接种率最高(1剂次:16.59%,2剂次:16.02%),之后呈下降的态势。校正年龄、时期效应后,从总体来看,出生队列整体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局部来看:以2018年为参照,2019—2023年出生人群EV71疫苗接种率呈上升态势。结论 宝鸡市儿童EV71疫苗接种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时期、出生队列特征,2020年以后接种率持续下降,各年龄段接种率中,0岁组接种率最低,接种年龄偏晚,需加强EV71疫苗接种宣传,提高接种率和接种及时性。

2025 年 04 期 v.38 ; 陕西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项目(2018D010); 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人才托举项目(CPMAQT_YM0348)
[下载次数: 3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特别报道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正>·特别报道·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 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 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我国伊蚊分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为进一步规范基孔肯雅热临床诊疗工作,在2008年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2025 年 04 期 v.38 ;
[下载次数: 32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家属及性伴侣为研究对象的质性研究文献分析

冯玲;谭苗;徐美红;桂静;张晓霞;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了解以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家属及性伴侣为研究对象的国内艾滋病质性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为有效开展艾滋病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形式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我国学者发表的以HIV感染者家属及性伴侣为研究对象艾滋病质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30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63篇,发表时间在2005—2024年。质性研究37篇(58.73%)、混合性研究26篇(41.27%);期刊论文39篇(61.90%)、学位论文23篇(36.51%)、会议论文1篇(1.59%)。研究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艾滋病高发区域。单纯以HIV感染者家属及性伴侣为研究对象的文献14篇(22.22%),包含其他多个人群的文献49篇(77.78%)。家属及性伴侣涉及HIV阳性男同性恋者的女性配偶和阴性男性性伴侣、单阳家庭成员、家庭照顾者等。研究的主题多样,从多维度探究艾滋病对HIV感染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其中心理体验及社会支持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从单一的心理与预防研究,向综合性的关怀与家庭研究转变。但研究的方法学应用形式较为单一,且文献报告缺乏规范性。结论 以HIV感染者家属及性伴侣为研究对象的质性研究为艾滋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未来的研究应完善方法学策略,深化多层次研究方法的应用,提升文献报告质量,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2025 年 04 期 v.38 ;
[下载次数: 8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脂代谢临床特征分析

戴璐;邓江玲;周洁;古丽米拉·阿不都热西提;殷涛;宋玉霞;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PLWH)的脂代谢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1 422例PLWH(PLWH组)的血脂检测结果,以健康体检的1 115例职工(非HIV感染者, people without HIV, PWoH)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脂代谢特征。结果 PLWH组的血脂异常率(88.05%)为PWoH组(58.92%)的1.49倍,颈动脉斑块形成率(38.17%)为PWoH组(16.67%)的2.29倍(P均<0.05)。PLWH中,HIV载量<40拷贝/mL组、CD4~+T细胞计数<200个/mm~3组、尚未进行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cART)组血脂异常率依次为91.91%、92.31%、92.64%,均高于HIV载量≥40拷贝/m L组(86.04%)、CD4~+T细胞计数200~500个/mm~3组(84.67%)和> 500个/mm~3组(85.32%)、cART在治组(86.09%)(P均<0.05)。结论PLWH血脂异常风险高,在高HIV载量、低CD4~+T细胞计数的PLWH中则更为明显,进行规律cART的PLWH血脂异常风险低于未治者。密切关注PLWH的血脂变化尤为重要,需及早精准个体化进行cART以减少血脂异常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5 年 04 期 v.3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D01A128);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院内课题(2023013)
[下载次数: 2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病例报道

Q热脑炎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例

马红艳;张国丽;杨磊;吴金福;

Q热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多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病原体可通过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播散累及心、肝、脾、肾、脑等全身各脏器组织。本文报道1例罕见Q热脑炎病例,其脑脊液检查呈现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降低等类似结核性脑膜炎的改变,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但抗结核治疗无效。经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检出贝氏柯克斯体核酸序列,确诊为Q热脑炎。予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抗感染治疗后,患者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该病例提示,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Q热可能,及时应用mNGS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5 年 04 期 v.38 ;
[下载次数: 4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吴美蓉;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挑战。虽然感染诱发的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病原体,但过度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病情加重。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通过抑制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过度激活,减轻急性肺部炎症和组织损伤。同时,Tregs还能参与肺组织修复,促进肺功能恢复。本文综述了Tregs在急性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重点探讨其在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中的机制,并展望了以Tregs为靶点的潜在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启示。

2025 年 04 期 v.38 ;
[下载次数: 2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20~24岁成年人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分析

宋洁洁;于春美;张赛楠;

目的 分析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20~24岁成年人艾滋病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GBD 2021)数据,选择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和DALY率作为分析指标,分析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20~24岁成年人艾滋病疾病负担,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不同年龄组死亡率与DALY率的变化情况,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结果 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20~24岁成年人艾滋病死亡人数、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死亡人数(死亡率)分别从1990年的71例(0.02/10万)上升至2021年的693例(0.30/10万),与1990年相比,2021年分别上升870%、1 396%;DALY和DALY率分别从1990年的5 777人年(1.60/10万)上升至2021年的51 877人年(22.16/10万),与1990年相比,2021年分别上升789%、1 285%。男性死亡人数、死亡率、DALY和DALY率始终高于女性。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20~24岁成年人不同年龄组艾滋病死亡人数、死亡率在10~14岁年龄组上升最高(26.44%、28.46%),DALY和DALY率在10~14岁年龄组上升最高(22.78%、27.46%)。1990、2000、2010和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20~24岁成年人艾滋病主要危险因素中,危险性行为导致的DALY率始终排名第一位,DALY率分别为1.38/10万、4.75/10万、13.80/10万、18.06/10万。结论 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20~24岁成年人艾滋病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仍严峻,要重点关注男性和青少年,从而减轻我国艾滋病疾病负担。

2025 年 04 期 v.38 ;
[下载次数: 16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大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分离株的菌种鉴定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麦洪珍;杨智;路希维;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 NTM-PD)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菌种分布及耐药谱系特征,分析影响NTM-PD感染的宿主因素。方法对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在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患者开展NTM-PD筛查。回顾性分析诊断为NTM-PD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鉴定菌种,对NTM-PD主要菌种进行药物敏感性(药敏)实验,对比NTM-PD患者与非NTM-PD患者的宿主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TM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总计筛查200例患者,确诊NTM-PD患者70例,占比35%。70例NTM-PD患者平均年龄55.56±15.63岁,原发感染占比61.43%,男性占比57.14%,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胸闷等。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共417株,鉴定出NTM 83株,分离率为19.90%。对83株NTM菌种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所有菌种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唑的耐药性较高;脓肿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性高;大部分菌种对利福平、阿奇霉素、盐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盐酸乙胺丁醇、妥布霉素、头孢西丁不存在很高的耐药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史、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是患NTM-PD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连地区NTMPD主要菌种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临床可采用盐酸乙胺丁醇、阿奇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头孢西丁等药物治疗,吸烟、糖尿病及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是患NTM-PD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根据NTM菌型及药敏测定结果,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2025 年 04 期 v.38 ; 大连市“登峰计划”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2023年度大连市生命健康领域指导计划项目
[下载次数: 5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