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论著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史瑶;王玉;彭琳;倪逸倩;周云;李北成;章丹丹;

目的 为解析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领域的研究动态与知识结构,本研究旨在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演进及前沿趋势,为优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提供科学支撑。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检索建库至2024年传染病监测预警相关中英文文献,最终纳入6 065篇。利用CiteSpace软件构建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图谱,结合突现词检测,分析研究演进路径及热点分布。结果 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研究分为萌芽、起步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核心作者群体初步形成,马家奇、王丽萍等学者在监测系统标准化、流行病学评估等领域贡献突出。关键词分析显示,“传染病”“预警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核心研究主题。突现词表明“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前沿热点。结论 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在政策驱动、技术革新及疫情推动下的快速发展,核心作者合作网络与跨学科融合推动研究深化。未来需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促进多源信息整合,优化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并拓展国际合作以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2025 年 03 期 v.38 ; 联勤保障部队军事理论科研项目(JJ2020A06-B010);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2020-SKJJ-K-B-001)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淀粉样蛋白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邓琳琳;宋紫霞;李红彦;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淀粉样蛋白A(starch amyloid A protein, SA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儿202例,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血清IL-8、SAA、TGF-β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IL-8、SAA、TGF-β1与病情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 II, 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L-8、SAA、TGF-β1与预后的独立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血清IL-8、SAA及TGF-β1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IL-8、SAA、TGF-β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血清IL-8、SAA及TGF-β1与APACHE II、SOFA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将其他因素校正前后,血清IL-8、SAA及TGF-β1均与预后独立相关(P均<0.05);血清IL-8、SAA及TGF-β1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745、0.762及0.759,3者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928,预测效能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效能(z=3.782、3.065、3.103,P <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儿血清IL-8、SAA及TGF-β1与预后独立相关,具有独立预测能力,且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2025 年 03 期 v.38 ; 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SWFZ24-Q-82)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免疫功能的横断面分析

郑莉;张阳;杨扬;

目的 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RTI)患儿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 1, SIRT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水平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80例RRTI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RRTI患儿75例作为非RRTI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5例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SIRT1和HMGB1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IRT1和HMGB1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RT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血清SIRT1和HMGB1水平对RRTI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非RRTI组和研究组的SIRT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A、Ig M、Ig G、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血清HMGB1水平依次升高(P <0.05);研究组CD4~+/CD8~+高于对照组(P <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SIRT1和HMGB1水平呈负相关(r=-0.561, P=0.000);血清SIRT1与Ig A、Ig M、Ig G、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均呈正相有关(r=0.489、0.521、0.495、0.568、0.687、0.589、0.642,P均<0.05);血清HMGB1与Ig A、Ig M、Ig G、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均呈负相关(r=-0.548、-0.436、-0.526、-0.635、-0.598、-0.587、-0.530,P均<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SIRT1、HMGB1是影响RRTI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Ig A、Ig M、Ig G、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是保护因素(P均<0.05)。血清SIRT1、HMGB1诊断RRT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38、0.834,2者联合诊断RRTI的AUC为0.902,2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3.154、z=4.398,P均<0.05)。结论 RRTI患儿血清中SIRT1低表达、HMGB1高表达,2者表达水平与免疫功能有关,2者联合对RRT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25 年 03 期 v.38 ; 2021年四川青年创新科研课题(Q21061)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不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其与免疫功能相关性

陈清华;王婧文;王慧琳;

目的 探究不同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临床特征及其与细胞免疫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就诊的MPP患儿3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n=118)、重症组(n=120)和危重症组(n=112)。分析不同血清LDH水平与MPP病情程度的独立相关性,按LDH水平从低到高等分为五分位数组(Q1~Q5),进行LDH水平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的亚组分析,并进行血清LDH水平影响因素的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LDH水平与MPP的病情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在临床因素分层分析中,血清LDH水平与MPP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稳定存在。在高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M、IgA水平下,随着LDH水平升高,MPP的发生风险升高;在低CD3~+T细胞、低CD8~+T细胞、低CD4~+T细胞、低CD45~+T细胞、CD16~+56~+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细胞、CD19~+T细胞及CD4~+/CD8~+水平下,随着LDH水平升高,MPP的发生风险升高,LDH与IgG、IgM、IgA、CD3~+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45~+T细胞、CD16~+56~+NK细胞、CD19~+T细胞水平及CD4~+/CD8~+具有且明显交互作用(P交互<0.0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LDH增高,重度MPP的发生风险均呈先增高后平稳的趋势。结论 LDH水平随着MPP病情程度增加而升高。LDH水平与IgG、IgM、IgA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D3~+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45~+T细胞、CD16~+56~+NK细胞、CD19~+T细胞水平及CD4~+/CD8~+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估MPP发展及患儿免疫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2025 年 03 期 v.38 ;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Xpert MTB/RIF技术对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利福平耐药的诊断效能与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么建立;李秋平;张丽娜;

目的 探究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gene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n, Xpert MTB/RIF)技术对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及利福平耐药的诊断效能,并分析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77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五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5组。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确诊MTB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痰涂片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人群的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以临床诊断、药敏试验绝对浓度法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Xpert MTB/RIF技术对MTB感染及利福平耐药性的诊断效能;分析MTB对利福平耐药相关rpoB基因的突变特征;分别比较不同遗传背景及不同利福平耐药程度MTB的rpoB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特征。结果 23~56岁患者MTB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高年龄段患者(P <0.05);Xpert MTB/RIF技术检测结果与痰涂片及药敏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Xpert MTB/RIF技术诊断MTB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812~0.939),灵敏度为94.62%(88/93),特异度为84.52%(71/84),阳性预测值为87.13%(88/101),阴性预测值为93.42%(71/76),准确度为89.83%(159/177);诊断MTB对利福平耐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53~0.882),灵敏度为74.19%(23/31),特异度为91.94%(57/62),阳性预测值为82.14%(23/28),阴性预测值为87.69%(57/65),准确度为86.02%(80/93)。Xpert MTB/RIF技术检测的28株rpoB基因突变菌株中,双位点突变占3.23%(1/28),其余均为单一位点突变[96.43%(27/28)],以531位点(TCG→TTG)突变类型为主[29.03%(9/28)];非北京基因型与北京基因型MTB的rpo B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低浓度耐药株、高浓度耐药株间的rpo B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类型为526(CAC→TAC)、531(TCG→TTG)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Xpert MTB/RIF技术对痰涂片MTB感染及利福平耐药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利福平耐药rpo B基因以531(TCG→TTG)突变类型为主。

2025 年 03 期 v.38 ; 河北省2020年度医学科学研究课题(20201317)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IP-10、Th1/Th2动态变化及其与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的相关性分析

兰云;李玉刚;董庆祝;

目的 探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nterferon-gamma inducible protein 10, IP-10)、辅助性T细胞1(T helper 1, Th1)/辅助性T细胞2(T helper 2, Th2)比值、Th1/Th2比值动态变化及其与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10个月)的10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3个月后按治疗效果(疗效)分为有效组(n=77)和无效组(n=29),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胸腔积液IP-10水平、Th1/Th2比值以及胸膜厚度、胸膜粘连情况,分析胸膜炎患者IP-10水平、Th1/Th2比值动态变化与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的相关性,以及胸膜厚度、胸膜粘连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患者胸膜厚度更大,胸膜粘连人数占比更高(P均<0.05);其它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与胸膜粘连紧密相关(r=0.867, P <0.05),并且胸膜厚度、胸膜粘连与疗效存在负相关关系(胸膜厚度:r=-0.787;胸膜粘连:Phi系数=-0.621;P均<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胸腔积液IP-10水平、Th1/Th2比值均与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存在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IP-10水平、Th1/Th2比值与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紧密相关,并与临床疗效相关,治疗3个月后相关性最高。

2025 年 03 期 v.38 ;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B7家族分子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怡;郑煦暘;张颖;

病毒感染过程中多伴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造成免疫病理损伤或免疫耐受,制约机体清除病原体,加重组织损伤。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激活不仅需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分子呈递处理过的抗原,还需要共刺激分子作为“第二信号”发挥调节作用。B7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它们可以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与抗原肽-MHC复合物共同作用,进而激活或抑制适应性免疫反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B7家族共刺激分子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B7家族分子功能及进一步转化应用提供新思路。

2025 年 03 期 v.38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ZDLSF-32)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2013—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任航;史文雅;李彦奇;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丰台区报告的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5种性病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丰台区共报告上述5种性病病例9 30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76/10万,年均增长率为2.27%,报告发病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 <0.05)。其中,梅毒病例数最多(4 668例,占50.16%);其次为尖锐湿疣(1 718例,占13.73%)。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全部梅毒病例的69.02%,且其报告构成比在10年间呈显著上升趋势(P <0.05)。性别分布方面,男女病例比为1.4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70.33%),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主(48.18%)。在地理分布上,卢沟桥街道报告病例数最多(1 335例,占14.35%)。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性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建议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性病防治工作,扩大梅毒等性病的筛查监测范围,以有效遏制性病的传播。

2025 年 03 期 v.38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4-1G-3013)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综述

人工智能在医疗机构传染病早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罗瀛宇;范培杨;周威龙;赵霏;胡一弋;胡月;陆星宇;李娟;

近年来,传染病持续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传染病诊疗的核心场所,医疗机构在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方面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早期精准识别传染病是开展有效治疗和遏制疫情传播的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在多源异构医疗数据处理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传染病的早期筛查和智能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传染病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不同场景下早期识别传染病的潜力,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技术挑战进行展望。

2025 年 03 期 v.38 ;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4YFHZ0123); 成都市科技局项目(2022YF0501792SN)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著

宿主脑脊液和血清蛋白标志物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潜力

李少宁;蔡玉香;齐薛浩;

目的 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和血清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儿童TB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6例确诊/疑似TBM患儿和48例非TBM患儿纳入研究。采用多重细胞因子芯片平台检测血清和CSF中69种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包括7种既往研究报道对成人肺结核诊断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结果 在7种成人结核病诊断标志物中,仅补体因子H在儿童TBM鉴别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05(95%CI:0.715~0.894;P <0.001)。此外,基于4种标志物(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补体C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构建的新联合模型对儿童TBM诊断潜力显著,留一交叉验证后AUC为0.954(95%CI:0.907~1.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88.9%。在血清中验证,该联合模型的AUC为0.824(95%CI:0.740~0.907),但诊断效能低于CSF蛋白模型(P <0.05)。结论 成人结核病标志物可能不适用于儿童TBM诊断。本研究提出的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补体C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联合模型有望成为儿童TBM的鉴别诊断工具,且CSF样本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样本。

2025 年 03 期 v.38 ;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组团式援藏医学项目[XZ2020ZR-ZY92(Z)]
[下载次数: 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